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南通站长网 (https://www.0513zz.cn/)- 专有云、图像技术、经验、数据治理、专属主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为什么Spark能成为最火的大数据计算引擎?

发布时间:2021-02-12 18:00:19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互联网
导读:英伟达拿到Arm之后想做什么?黄仁勋在收购公开信中明确表示,不会改变Arm目前的开放授权模式,维持全球客户中立性地位。Arm依然会作为英伟达的子公司,总部继续留在英国剑桥。但他计划把英伟达的技术全线应用到Arm生态系统中,并在英国设立一个AI研发中心。

英伟达拿到Arm之后想做什么?黄仁勋在收购公开信中明确表示,不会改变Arm目前的开放授权模式,维持全球客户中立性地位。Arm依然会作为英伟达的子公司,总部继续留在英国剑桥。但他计划把英伟达的技术全线应用到Arm生态系统中,并在英国设立一个AI研发中心。

虽然目前智能手机行业诸多软硬件巨头已经在主打AI功能,苹果、高通和华为等厂商都推出了强调AI运算性能的处理器,但如果英伟达将自己的AI技术全线渗透到Arm芯片设计之中,相当于是从底层架构彻底改变了目前AI行业的版图,扭转了Tegra在智能手机行业失败的尴尬。哪怕英伟达的Arm还是继续卖技术专利,英伟达的AI技术也能覆盖到未来的整个智能手机行业。

英伟达曾经有过智能手机处理器的业务,可能外界还有印象小米3的英伟达版本。但因为无法解决技术问题,得不到市场认可,最终被迫放弃。现在Tegra芯片还在任天堂的Swith游戏机上使用。显然,此次收购Arm背后是英伟达要在移动领域再次拓展的雄心,他们希望将自己的AI技术与Arm芯片设计结合,给移动计算领域带来冲击。

英特尔是直接苦主

英伟达收购Arm的真正目的,是将自己的AI战略推向新的高度,尤其是打开云计算的广阔市场。按照黄仁勋的规划,未来Arm的芯片设计都将贯穿AI技术,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智能手机行业,更会影响到数据中心市场。这笔交易最直接冲击的,或许是英特尔。数据中心目前已经是英伟达的第一大业务,营收已经超过了游戏业务。

相比已经陷入饱和的智能手机行业,增长空间巨大的云计算市场或许是英伟达更为看重的领域。黄仁勋也毫不掩饰自己在这一领域的野心。“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市场都在期待Arm的处理器。功耗会直接影响到运算性能、运算吞吐率和配置服务成本。”目前的数据中心市场虽然还是被英特尔x86架构占据主导,但低功耗越来越成为数据中心的关键因素,诸多厂商已经在基于Arm架构冲击这一领域。

这里有个有趣的八卦,前英特尔总裁詹睿妮(Renee James)离职之后创办了一家芯片创业公司Armpere,他们的业务就是基于Arm架构打造服务器芯片,还得到了Arm的投资。詹睿妮曾经是英特尔传奇人物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的助理,她也曾经是英特尔CEO的候选,但在科再奇因为绯闻事件辞职之前就离职了。

过去两年,亚马逊、高通、华为都在这一领域推出了自己基于Arm的产品,谷歌也推出了自己的TPU处理器。而且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成熟,未来云计算所需的数据中心处理器也从之前的多核CPU开始逐渐转向平行处理和不同类型处理器并存,其中也包括了英伟达所核心的GPU。如果英伟达依靠Arm加AI加GPU,实现未来服务器处理器领域的突破,单是从这一市场带来的价值,就远远不止400亿美元。

反垄断审批是关键

不过,在实现自己AI贯穿Arm的战略宏图之前,黄仁勋还需要面临一个更为艰苦的挑战:反垄断审批。“想要”收购Arm的巨头远远不止英伟达,但无论是苹果、英特尔还是高通等巨头,都很清楚自己“无法”收购Arm,因为他们的业务和Arm存在直接重合,不可能通过反垄断审批。之所以是英伟达最终出手,也是因为他们目前几乎没有智能手机、平板和电视处理器业务。

虽然黄仁勋一再强调短期不打算改变Arm技术授权的行业定位,但这并不能缓解行业对这一交易的担忧情绪。苹果、英特尔、高通、华为、三星、联发科、展讯都会密切关注着这笔交易。在未来汽车、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等业务领域,他们更是英伟达的直接竞争对手。这些企业或许会推动美国和中国监管部门严格审核英伟达的这笔交易。

国家战略也是英伟达无法回避的。英伟达收购Arm之后,Arm变成了美国公司的子公司。不仅中国监管部门会考虑到这一因素,即便是欧洲监管部门也会谨慎考虑。Arm联合创始人豪瑟(Hermann Hauser)公开表示这笔交易会是“一场灾难,将摧毁其商业模式”。豪瑟表示,“Arm是最后一家具有全球相关性的欧洲技术公司,它被卖给了美国人。一夜之间宣布的这笔交易将摧毁 ARM 作为‘半导体行业的瑞士’的商业模式,而英伟达与 ARM 的客户是竞争关系。”

黄仁勋昨天向中国媒体表态,看好中国审批前景。“中国监管部门会欢迎这笔交易,因为英伟达会给市场带来更多解决方案,有利于中国客户与市场。”他的乐观表态并不能代表什么,几年前高通CEO莫伦科夫比黄仁勋更加乐观,结果却是黯然放弃。


(编辑:南通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