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南通站长网 (https://www.0513zz.cn/)- 专有云、图像技术、经验、数据治理、专属主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让你提高办公效率,彻底告别加班

发布时间:2021-02-03 16:45:23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互联网
导读:这个词是由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的格哈德费特维斯教授在2014年初发明的。同年8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将触觉互联网定义为具有低延迟、极短传输、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互联网网络。它将依赖于云计算的接近性(移动边缘云)和虚拟或增强现实的感官和触

这个词是由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的格哈德·费特维斯教授在2014年初发明的。同年8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将触觉互联网定义为具有低延迟、极短传输、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互联网网络。它将依赖于云计算的接近性(移动边缘云)和虚拟或增强现实的感官和触觉控制。埃森哲在2018年题为“普及网络支持的触觉互联网”的论文中说,触觉互联网将实现与真实和虚拟物体的远程、实时物理交互,创造一种双向互动体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将模糊。

触觉互联网将采用5G的URLLC(超可靠低延迟通信)功能,为用户提供超高速互联网连接,从而实现触觉与视觉反馈的交互。这里的视觉反馈指的是视听交互,可以实时控制的机器人系统和驱动机器人。随着高速互联网连接可用性的提高,其低延迟特性将引导增强的人机交互,并可实时传输到世界的另一端。触觉效果数据的所有格式(波形、频率、长度等)都托管在远程服务器上。由于物联网已经提供了连通性,在线访问这些数据,在不依赖内部存储空间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详细的触觉效果。这项技术的倡导者建议在机器可以补充人类能力而不是取代人类能力的领域建立它。ITU提到,触觉互联网甚至可以通过提供“共享触觉虚拟环境”所需的低延迟通信而受益于VR,在这种环境中,多个用户通过虚拟现实仿真进行物理耦合,以执行需要精细运动技能的任务。
 

触觉互联网将如何带来物联网(IoT)的新时代

今天,互联网就是一切!它的创建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可互操作的通信,以实现无与伦比的多媒体和数据内容交换。此外,它还从2G发展到3G,然后从4G发展到现在的5G,同时推动了技术创新。5G不仅是一种技术或无线升级,也将我们引领到一个加速和颠覆性变革的世界。在推动了物联网(IoT)的发展,推动了一个新的工业时代——工业4.0,它现在正在为触觉互联网铺平道路。虽然物联网通过各种互联网设备推动了自动化,但触感互联网有望将其向前推进许多等级。
 

底层的异步IO机制可能借助于DMA和Zero-Copy技术来实现,理论上性能更高。当前Windows系统通过IOCP实现了真正的异步I/O,而在Linux 系统的异步I/O还不完善,比如Linux中的boost.asio模块就是异步IO的支持,但是目前Linux系统还是以基于Reactor模式的非阻塞同步IO为主。

6. 小结

本文从IO事件和IO复用出发,阐述了网络架构最底层的组成。继续展开了基于线程模型和基于事件驱动模型的网络框架特点及其设计要素。之后重点描述了反应堆模式的核心本质,以及生产环境中的多种形式。最后简单介绍了同步IO和异步IO的区别,以及Preactor模式的优势。希望读者朋友可以摒弃专业术语和表述,抓住问题的本质和重点,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思维方法去理解和掌握高性能网络架构的设计之道。或许,高性能网络框架只是一个纸老虎
 

这种模式算是比较高配的版本了,在实际生产环境也有使用。

5.5 拓展:同步IO和异步IO

我们可以轻易区分什么是阻塞IO和非阻塞IO,那么什么是同步IO和异步IO呢?前面提到Reactor模式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调用read/write函数来完成数据拷贝,这部分是应用程序自己完成的,内核只负责通知监控的事件到来了,所以本质上Reactor模式属于非阻塞同步IO。还有一种Preactor模式,借助于系统本身的异步IO特性,由操作系统进行数据拷贝,在完成之后来通知应用程序来取就可以,效率更高一些,但是底层需要借助于内核的异步IO机制来实现。

(编辑:南通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