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南通站长网 (https://www.0513zz.cn/)- 专有云、图像技术、经验、数据治理、专属主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央行研发是一种数字现金,而非独立于人民币的数字货币

发布时间:2021-03-16 12:13:28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互联网
导读:义排除了这种基于账户的电子支付,仅指后两类:智能卡、数字现金。 后两类,便是常用定义的电子货币。首先要明确,它不是银行或非银行机构的存款账户,而是现金,它和纸币是一个性质,归类为M0。既然是电子信号存储的,那么这种现金就没法拿在手上,而是储备



义排除了这种基于账户的电子支付,仅指后两类:智能卡、数字现金。

后两类,便是常用定义的电子货币。首先要明确,它不是银行或非银行机构的存款账户,而是“现金”,它和纸币是一个性质,归类为M0。既然是电子信号存储的,那么这种现金就没法拿在手上,而是储备于电子存储设备中。存储设备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专用的智能卡,二是直接存储存在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中(现在主要是智能手机)。

智能卡存储电子货币,在中国应用不多,银联、银行曾经推出过类似的卡产品,但未见普及。这种产品涉及“圈存”的动作,即从银行账户中把钱取出来,存入智能卡中。这样,现金就以不记名的形式存储于智能卡中,可以插卡脱机交易。

可见,智能卡和银行卡完全是两码事。银行卡的卡片里面不存储货币,银行卡只是作为我们联机接入银行账户的技术手段而已,我们的钱是存在银行的金库里,并不存储于卡片中(所以银行卡丢了没事,重办一张即可)。而对于智能卡电子现金,钱就存在这张卡片里面,技术原理类似交通卡(但交通卡不被视为智能卡货币,因为是单用途的,因此是地铁公司的预收款),所以智能卡丢了,钱就丢了。这一交易方式不流行的原因很多,包括设备复杂、圈存麻烦等,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不如联机的银行卡来得方便。

而直接存储于电脑设备中的电子货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现金。比如,在网上买东西,可以直接把数字现金发送给卖方,以完成支付,这和银行存款转账一样完全电子化。

但很明显,电子现金,不管是智能卡,还是存在电脑里的真正的数字现金,都存在一些风险。比如,可能会被复制,如果加密算法被破解,不法分子把以电子信号形式存储的电子现金复制几份,那么财富就可以翻倍增长,或称“双付”(又称“双花”,double spending)风险,即一笔现金复制后可以用来支付两次。

这可比假钞还严重,假钞是假的,而复制出来的数字现金全都是真的。考虑到潜在的“双付”风险,并且联机电子支付已很方便,因此数字现金在各国均不成气候,基于账户的电子支付则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推动下,发展迅猛,人们已经几乎忘记对于数字现金的尝试。

到此,大家可注意到一点:上面所有的努力,都未突破现行的货币体系。即央行统一发行货币,央行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银行再向民众投放广义货币,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其实是同一种货币,就是本国的主权货币。上面涉及的智能卡里的电子货币、电子设备里的数字现金,都是各国的主权货币,只是换了存在形式,是主权货币的电子化,并不是一种新的货币。

(编辑:南通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