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云计算和批发数据中心提供灵活电源?
不仅美国那边马斯克忙着建卫星互联网,中国的卫星互联网建设也如火如荼——除了已经实施的虹云工程、鸿雁星座计划,今年5月22日的两会上,雷军也提案建议加快发展卫星互联网,降低民营企业进入卫星互联网的门槛,此前卫星互联网还被纳入“新基建”范畴,获得国家层面支持。 除了中美,包括英国、日本在内的航天大国也在加速发射卫星。 难怪2020要被称为卫星互联网元年。 各国的卫星互联网竞争已经不可避免。但从整个通信行业的视角看,更关键的竞争并不是各星座计划之间的竞争,而是卫星互联网和地面5G通信之间的较量。 从技术到成本,再到商业回报,卫星互联网和5G谁能更胜一筹? 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卫星互联网与国家安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本文“甲子光年”将从通信能力、投入成本、商业回报等方面对卫星互联网与地面5G进行对比分析,算经济账,并探讨卫星互联网与5G的关系,以及未来应用空间。 地上回本更快 提起卫星互联网,马斯克的光芒是盖不住的。 此前“甲子光年”曾在 《4.2万颗卫星背后,一场被忽视的资源竞争》 一文介绍了SpaceX的星链计划,其将4.2万颗卫星送上太空并组网,实现覆盖全球且高带宽、低延时的卫星通信。
截至目前,星链已经向太空发送了第八批一箭60星的卫星,其在轨卫星数量已达482颗,今年共计将发射1400颗卫星, 马斯克由此也成为目前私人在太空拥有卫星数量最多的人。 很多的工作和生活现在都受到疫情的影响,疫情带来的变化迅速而严峻,这为“做好准备”这个座右铭带来了新的含义。尽管某些行业(例如餐饮业)受到居家隔离的严重影响,但人们也看到了不断克服困难的令人鼓舞的迹象。 美国一家连锁乳酪蛋糕商在3月底发布公告,无法支付租金将导致公司关闭。而在一个月后,在其经营的近300家餐厅中,只有30家关闭。这家连锁店正在尝试提供外卖产品和服务,例如推出特殊的欢乐时光菜单和新的冰淇淋系列。 全球经济在疫情的影响下突然放缓,迫使IT业领导者根据不断变化的员工和市场需求来调整优先事项和项目。然而,根据普华永道公司最近的研究,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削减预算。而IDC公司的最新研究指出,IT和云计算基础设施支出是一个亮点,预计2020年的增长将近4%。 行业专家认为,现在正好是重新审视企业云计算战略,并思考在短期内变得更加积极进取的时候。其原因如下:
(编辑:南通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