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南通站长网 (https://www.0513zz.cn/)- 专有云、图像技术、经验、数据治理、专属主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链得得独家】STO培训惨遭冰火轮替:又一幕区块链乌托邦?

发布时间:2018-12-24 12:36:40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钛媒体APP
导读:原标题:【链得得独家】STO培训惨遭冰火轮替:又一幕区块链乌托邦? 一切都猝不及防,一切又在意料之中。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一纸警示,央行副行长潘功胜的公开表态。 短短一周寒流,原本汹涌的STO培训大潮迅速退却,STO培训热仅恒温了一个月。 “

此外,张涛向链得得记者表示,由于区块链行业覆盖的人很少,公开渠道发布信息带不了多少流量,特别是这种付费的培训,主要还是靠公司的商务拉人来参加活动,而且现在STO培训很多都是闭门会性质的,并不在公开渠道发布消息。

【链得得独家】STO培训惨遭冰火轮替:又一幕区块链乌托邦?

“其实北京的那个风险提示一出来,STO培训就基本上凉了。”张涛说。

一夜精通STO的专家

STO火热同样催生了一大批STO“专家”,许多仿佛是一夜之间顿悟精通STO的。

链得得App发现,尽管市面上的STO培训课种类繁多,但授课老师却有高度重合。除了真正实操过STO的项目方导师,也不乏有人“追着风口转行”。一位“知名”STO导师的公开title有14个,据知情人士透露,此人入局区块链半年,换过三个方向。

某区块链项目负责人王历告诉链得得记者,“很多圈子里的人摇身一变就成了STO的专家,选一个靠谱的律师团队去做STO也是个问题。”

首个遵循美国SEC监管的华人STO项目Rapidash CEO黄伟在接受采访时曾讲述自己的STO经历: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办理,当时找了很多律师,要么不懂装懂要么收费死贵(1小时2500美元),花了好几万美元后发现律师只能提供建议和必要的公证文件,大部分文件还需要自己准备。

王历还向链得得App坦言,作为项目方基金会的负责人,他也曾想过通过做个STO培训在熊市中“贴补家用”,但是最终没有办。一是因为发现自己公司的品牌号召力不强,招生困难,而且有很多大的平台已经在做了。二是,还没等开班,禁止令就来了。

“北京前几天发布的那个风险提示影响很大”王历向链得得App表示,“之前有一个人想这星期找我咨询一下怎样做STO,通知出来以后,他就没来聊了,我估计也是这个原因。”王力说这话时叹了口气,仿佛错过了一个大好机会,尽管STO培训的黄金期只有不到一个月,冲在前面的,应都是“勇士”。

王历表示,他并没有做过STO,但是有朋友在做,认识一些资本也在做。“多多少少有一点了解吧,市面上的STO培训都是一些科普介绍,简单的介绍,我们总比圈外的人要懂吧?”

王历所说的“圈子”是区块链的圈子,但是国内大多数区块链公司都不能依靠STO取暖。

“STO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前一阵STO特别火,据说效率高、合规、门槛低。”一位今年3月份成立的区块链项目合伙人向链得得App表示,“我们也花了一些钱去了解STO,后来通过咨询了解到STO是为那些已经有一定规模,有比较稳定的现金流,已经离IPO的条件很近的公司准备的。做STO需要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对公司资产进行评估,财务报告需要追溯到两年前,初创公司基本没戏,再说,100多万的服务费也不是个小数目。”

律商永联(北京)法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伟向链得得APP表示,目前到美国做合规STO的全套法律服务及咨询费用在150万到200万之间。“国内企业现在没有完全跑通的,但是目前我们的团队在为两家国内企业提供STO服务。可能和大多数人想的不太一样,初创公司并不适合做STO,STO需要有一定盈利能力或者融资经验的企业,至少是已经拿到了B轮甚至是C轮融资的公司。”

“很多团队开始很兴奋,以为有了一个门槛低又合规的融资渠道。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发现,门槛虽然比IPO低,但是实际上还是很高。”一位创投行业从业者向链得得App表示,“STO就像当年的新三板,今年的科创板一样,概念会热一段时间,但是等大家都了解了,发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热度会慢慢散去。”

对于100多万的STO服务费而言,1个BTC的培训科普费好像还比较合理。但是这种培训可能对大多数初创公司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这些公司够不到STO的门槛。

“真的有公司愿意花150万做STO吗?”链法律师郭亚涛在听到目前STO服务的市场价时很显惊讶。他说,“虽然现在中国的项目到境外进行STO融资确实需要引导也需要专业的律师团队来服务,但是目前国内的培训费和服务费是否值得,我很怀疑。”

STO项目BANKORUS总裁安华国向链得得进一步表示,虽然在美国STO是合法的,国内企业也有到美国进行STO融资的可能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中国企业到美国进行STO融资都能有很好的效果。如果一个公司的资产都在国内,你找到的投资人也都是国内的,这样到美国通过RegD进行STO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融不到钱。企业在决定是否要进行STO融资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自身情况和真实需求。

12月9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于公开演讲中把中国境内STO定为非法金融活动,意味着禁止STO相关的宣传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展开。

“STO短期绝无可能在国内落地!”一位区块链从业者当天发了这样的朋友圈。

“我关注STO可能就是因为它是热点,然后有Token。”写手梁勇向链得得App表示,“我其实现在也没搞懂STO和区块链行业的关系到底有多大,我这几天已经不关注这个了。”

“STO和我想的不太一样。我了解了一段时间觉得不适合我们,不太好操作。”一位曾在10月中旬奔忙穿梭于各种STO培训讲座的区块链从业者向链得得App坦言。

“现在活着很难,我们也打算搞个培训,贴补一下家用。” 他踟蹰了一下,补充道,“但我们不做STO培训。”

(本文首发链得得App,应受访者要求,梁勇、张涛、李端、王历均为化名)

本文原发布于链得得,授权钛媒体App发布,作者:茂源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编辑:南通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